尊龙ag旗舰厅官网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介绍

219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它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历时89年™™。清代前中期的几位皇帝几乎每年都来这里消夏避暑™™,处理政务™™,通常是每年农历四、五月份来™™,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庄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整个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山庄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苑景区又分为山区、湖区、平原区三部分™™。以山区面积最广™™,约占山庄总面积的70%多™™。山庄集全国园林精华于一园™™,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

清代山庄内共有亭子90座™™,堤桥29座™™,碑刻摩崖25处™™,假山叠石70余组™™,殿宇、楼堂、寺庙、亭台、塔阁等各种建筑120余组™™,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康熙皇帝以4个字命名的36景和乾隆皇帝以3个字命名的36景最为著名™™,合称“避暑山庄72景”™™。康熙皇帝称赞这里是“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山庄宫墙长约10公里™™,因为它形似长城™™,承德人亲切地称它为“小长城”™™。宫墙外是仿全国各族著名庙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庙群™™,这些寺庙呈半圆形环绕在山庄外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象征着当时全国各民族紧紧围绕在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周围™™。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变更™™,避暑山庄也历尽了沧桑™™。新中国成立后™™,山庄才得到了新生™™,现在是全国保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清朝初年™™,中国藏传佛教在我国蒙、藏地区(包括青海、新疆)势力强大™™,教徒信仰虔诚™™,佛经教义是蒙、-民的精神支柱™™。喇嘛教上层人物在政治上有效地控制着地方政权™™,经济上汇聚着大量财富™™,文化上掌握着经堂教院™™。清政府为加强对北疆的统治™™,巩固国家统一™™,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怀柔”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蒙藏民族采取“因其教不易其俗”、“以习俗为治”的方针™™。乾隆说“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反映了清统治者以顺应少数民族习俗、尊重蒙藏上层人物宗教信仰™™,来实现密切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巩固国家统一为目的的战略思想™™。

避暑山庄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驻跸使用以后™™,皇帝每年秋狝(秋狝(xiǎn):中国古代在不同的季节打猎有不同的称呼™™。在春季称为春蒐™™;在夏季称为夏苗™™;在秋季称为秋狝™™;在冬季称为冬狩™™。)前后均要在此长期停住™™,消夏避暑™™,处理军政要务™™。由此而来的大批蒙藏等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每年都要到承德谒见皇帝™™,参加庆典™™。借此™™,清廷便在承德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为前来的上层政教人物提供瞻礼、膜拜等宗教活动场所™™,功能上同避暑山庄相辅相成™™,互为补遗™™。(狮子)

更多的信息™™,了解一下 【尊龙ag旗舰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