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ag旗舰厅官网

山东长岛:深海有人家,海岛迎“三变”

122

长岛人林绍鹏经营的民宿“Dream 1902”有点特殊:它由百余年前的老房子改建而成™™,保留原来特色的同时™™,还结合了现代设计元素™™,与海岛秀丽的景色相映成趣™™。

“这个民宿小院日租金2000元左右™™,虽然价格高™™,但不愁客源™™。”他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给海岛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长岛地处胶辽半岛之间™™,包括151个岛屿™™,纵列于渤海海峡™™,曾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岛民常年与大海相伴™™。记者走访发现™™,当地推进全域生态保护™™,践行“两山理论”的实践不仅重塑了生态环境和海岛产业™™,还改变了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思想理念™™。

环境之变

乘船经过长岛的车由岛™™,海鸥密密麻麻地在空中盘旋™™,很多还追着轮船飞翔™™。得益于附近海域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千上万只海鸥在车由岛安家、觅食、嬉戏、繁衍™™,车由岛因此得名“万鸟岛”™™。

通过多年持续的治理™™,长岛区域内东方白鹳、黄嘴白鹭、苍鹰等迁徙鸟类数量也有所增长™™。据统计™™,长岛境内发现的鸟类已占全国鸟类种类的24™™.2%™™。除了鸟类™™,大叶藻等藻类也在海岸生长™™,白江豚等珍稀海洋生物频频出现™™,斑海豹数量明显增多™™。

曾几何时™™,这里长期被海参育苗厂和近岸养殖设施占据™™,海水被污染™™,岛民苦不堪言™™。“当时养殖废水直排大海™™,近海脏得没法看™™。”南长山街道孙家村村民肖树全™™,手指着大海方向说™™。

长岛给人的惊喜不限于此™™。赵王村东南海岸的一处山体上™™,遍布着紫荆、胡枝子、紫穗槐等植被™™,随着海风翻起层层“波浪”™™。

“三年前™™,山上光秃秃的™™,一下雨就往下冲泥水™™,落碎石头™™。”长岛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园林科科长张文平拿着几张老照片给记者介绍™™。

近年来™™,当地累计投入资金7100万元™™,对17处受损山体采用高次团粒喷播技术进行治理修复™™,对北五岛、西三岛裸露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共栽植各类苗木80多万株™™,修复裸露山体面积约30万平方米™™,补植造林300亩™™,种草50亩™™,实现海岛裸露山体“应治尽治”™™。

长岛还将分布在4处岛屿的80台陆域风力发电设施拆除™™,原本的风机所在地™™,被碧桃、樱花、松柏等植被覆盖™™。如今岛上植被覆盖率超过六成™™,与美丽的海滨景色相得益彰™™。

产业之变

从南长山岛出发™™,乘船数小时™™,可抵达渤海深处的南隍城岛海域™™,多座钢质庞然大物矗立海中™™。

这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平台“经海”系列网箱™™。“平台配备了自主研发的自动投饵机、水下自动洗网机器人、各类智能传感器、养殖大数据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经海渔业渔服事业部经理卢晓对记者说™™,依托自动投饵、水下检测、成鱼回收、云数据处理等多项技术™™,这里的养殖效率成倍提升™™,人工成本大幅下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开展以栉孔扇贝养殖为主的渔业养殖™™,短时间内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但经过多年的发展™™,长岛近海海域养殖密度过大™™,近海污染及养殖产品大面积死亡现象时有发生™™。现代化海洋牧场平台的出现™™,解了“燃眉之急”™™。

从滩涂到海洋™™,从浅蓝到深蓝™™,养殖换了底色™™,渔民换了“战场”™™。南隍城乡南隍城村党支部书记李盛平说™™,海洋牧场不仅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品质™™,还能保障养殖活动不会对海底原生态造成过多影响™™。

海洋牧场网箱及平台建成后™™,运营方还与周边中小型养殖户签订合同™™。养殖户按照公司要求™™,养殖到一定规格后™™,公司负责收购™™,并投入海洋牧场网箱中继续养殖™™,“接力养殖”方式实现了养殖户和海洋牧场的“双赢”™™。

曾经以养殖海参和扇贝为主业的孙家村也迎来“新生”™™。在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技术支持下™™,孙家村“固藻集鱼”™™,先后向海洋投放礁体10余万空方™™,布设海藻10万株™™。附近近海区域资源渐渐恢复™™,螃蟹、八蛸、辣螺、帽螺等重现™™,这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孙家村党支部书记孙成伟感慨™™,生态恢复后™™,孙家村的发展一步紧跟一步™™,相继成立海上养殖合作社™™,修建赶海园™™,建设渔家风情园™™,村里各项事业如火如荼™™。

走进砣矶岛的“鱼舍”民宿™™,雅致的装修风格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令人倍感温馨™™。“鱼舍”民宿店主郭红梅和丈夫都是山西太原人™™。2017年™™,他们登岛游玩™™,立刻喜欢上这里™™,放弃了太原稳定的工作™™,在砣矶岛的村里建起了特色民宿™™。

“为提升海岛软硬环境™™,砣矶镇近几年累计投资2亿余元改造自来水和污水管网、整治环境卫生、推行电代煤、改造电网™™,栽种各类树木近10万棵™™。”砣矶镇党委书记姜新鹏介绍™™,独具特色的海岛风貌和生态环境™™,使砣矶岛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

理念之变

长岛南长山街道王沟村渔家风情园中™™,一排垃圾投放设施整齐地排列在路边™™,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分类投放口清晰明了™™。只需扫描投放二维码™™,点一下对应按键™™,就可打开相应的投放口分类投放™™。

“投放垃圾后™™,还可以获得积分™™,用来换香皂、洗衣液等日常用品™™。”当地居民王玉花说™™,“扫码扔垃圾”已成为岛民的新风尚™™。

受海岛环境限制和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影响™™,长岛一度面临“垃圾围岛”困局:生活垃圾量大、难处理™™。一些垃圾堆放在海边垃圾场™™,不仅气味难闻™™,影响居民生活™™,还给登岛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2019年以来™™,长岛构建起符合海岛实际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实现全域覆盖、全程闭环、全民参与™™,破解了“垃圾围岛”的困局™™。

在长岛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专职副主任李明涛看来™™,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可以推动岛民树立更加明确的环保观念™™,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

生态环保绿色理念体现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岛外车辆“禁进”、岛内车辆“控牌”的背景下™™,长岛先后投资6700余万元™™,淘汰所有燃油公交车™™,全部由新能源客车替代™™,目前新能源客车总量达到109辆™™,总客位4420个™™;购置电动共享汽车80辆™™,为旅客进岛游览提供便捷服务™™。

“我们已实现新能源公交车、旅游包车、共享汽车绿色低碳出行全覆盖™™,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00余吨™™,进一步优化了海岛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绿色出行理念也已深入人心™™。”长岛交通与住房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张世伟介绍™™。

除此之外™™,长岛还实现了烟花爆竹全域100%禁放、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100%替代、污水处理全域100%覆盖等™™,全面推进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今年2月™™,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研究院揭牌成立™™。李明涛介绍™™,这是长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双碳路径、打造国际零碳岛的一次新尝试™™,各方将共同探索海岛双碳战略及实现路径™™,推动海洋碳汇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将助力长岛对“两山理论”转化路径的探索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记者 张武岳)

更多的信息™™,了解一下 【尊龙ag旗舰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