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ag旗舰厅官网

绿“动”烟台·聚焦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长岛,国际零碳岛

153

核心提示

长岛拆除岛陆全部80台风机™™,治理裸露山体31万平方米™™,腾退近海养殖1™™.8万亩™™,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修复清理岸线89公里™™,旅游和自然岸线占比由38%提升至87™™.7%™™。

长岛完成植树造林和退化林改造1万多亩™™,绿化面积由45万平方米增加到69万平方米、增长5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60%以上™™。

2016年以来™™,长岛温室气体排放下降近50%™™,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2吨标准煤以下的较低水平™™,温室气体排放远低于全市、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区域、分行业进入加速减排期和净零排放期™™。

长岛大气指标较2017年改善幅度达到了10%—60%™™,90%以上的近岸海水质量达到一类标准™™。东亚江豚、斑海豹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频繁出现™™,东方白鹳、黄嘴白鹭等珍稀濒危鸟类明显增多™™,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湾刀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渐恢复™™。

长岛推出了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全省首笔“海洋牧场物联网贷”和全市首笔“海带碳汇贷”™™,在蓝碳应用实践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长岛方案”™™。

长岛已实现岛外车辆“禁入”和岛内车辆“控牌”全域管控、新能源旅游公交体系全域运行、烟花爆竹全域禁放、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替代、生活垃圾分类全域推行、污水处理全域覆盖™™,启动了全域燃油出租车电动化替代™™。

排放量3358吨CO2当量™™,清除量5397吨CO2当量™™,总排放量-2039吨CO2当量——去年™™,大黑山岛正式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权威认证™™,成为烟台地区首个获得权威认证的负碳区域™™。

“我们正在移植海草™™,在海底种下一片‘草原’™™。”近日™™,在长岛大黑山岛南部的南坨子岛海域™™,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工程师袁江坡说™™。

海草床是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截至7月底™™,大黑山海草床修复工程已播种海草1™™.6公顷、种子108万粒™™,移株1™™.6公顷、21™™.6万株植株™™。原本光秃秃的海床™™,如今已经生机勃勃™™。

绿潮翻涌的海草床™™,映照出“双碳”之下™™,长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近年来™™,长岛综合试验区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步入脱碳发展、生态增汇的快车道™™。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碳汇不断提升™™,生物降碳固碳不断拓展™™,绿色生活方式正在树立……

保护修复

增加绿色碳汇储备

“这里原本是一片裸露的山体™™,不时还有危石滚落™™。”在大黑山九门洞™™,袁江坡说™™,他们将裸露山体进行了危石清理、削坡卸载后™™,搭起锚杆框架、建起挡土墙™™。然后™™,运用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将混合有多种草籽的泥浆喷上去恢复植被™™。如今™™,坡体郁郁葱葱™™,大山重新“披绿”™™,“秃斑”变成了“风景”™™。

这是长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岛把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首要任务™™,集中精力抓好全系统生态保护™™,坚定不移降碳、减污™™,全域打造绿水青山™™,增加绿色碳汇储备™™。

“前些年™™,岸线上全是海参育保苗场™™,不仅破坏了山体™™,而且养殖废水直排入海™™,还污染了大海™™。”回想起前些年的岸线™™,长岛南长山街道孙家村村民肖树全一直在摇头™™。

上世纪90年代™™,海参育保苗成为长岛炙手可热的行业™™。行业最盛时™™,孙家村95%的村民都从事这个行业™™。养殖大棚吞噬了山坡、礁石™™,夹杂着化学药品和参苗粪便的养殖污水直排入海™™,导致“海底森林”逐年稀疏™™,大片山体裸露™™,岸滩死气沉沉™™。

“经海001”深远海智能网箱 摄影:胡嘉诚

长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力度™™,拆除岛陆全部80台风机™™,治理裸露山体31万平方米™™,腾退近海养殖1™™.8万亩™™,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修复清理岸线89公里™™,旅游和自然岸线占比由38%提升至87™™.7%™™。

与此同时™™,长岛完成植树造林和退化林改造1万多亩™™,绿化面积由45万平方米增加到69万平方米、增长50%以上™™,林木覆盖率60%以上™™。

去年以来™™,长岛开展了“鲜花海岛”建设™™,见缝插绿™™,见空补植™™,在房前屋后、拆除后的空地上™™,建起了广场™™,栽上了绿植花草™™,全面增绿扩美™™,深受村民和游客喜爱™™。以前的“疮疤”现在慢慢成了“风景线”™™。

实施工业退岛™™,禁止一般性加工项目进岛落户™™,禁止新上工业项目™™,推动工业全控停、零增量、消存量™™,人均GDP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7%™™。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不断显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6年以来™™,长岛温室气体排放下降近50%™™,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2吨标准煤以下的较低水平™™,温室气体排放远低于全市、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区域、分行业进入加速减排期和净零排放期™™。

对长岛主要环境质量指标的评估显示™™,长岛大气指标较2017年改善幅度达到了10%—60%™™,90%以上的近岸海水质量达到一类标准™™。东亚江豚、斑海豹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频繁出现™™,东方白鹳、黄嘴白鹭等珍稀濒危鸟类明显增多™™,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湾刀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渐恢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山海间铺展™™。

看着眼前的绿水青山™™,肖树全感慨道:“山绿了™™,水清了™™,小时候的感觉又回来了™™。”

产业提升

拓展生物降碳固碳渠道

初秋时节™™,乘船驶入南隍城岛海域™™,碧波荡漾处™™,一座座“海上城堡”映入眼帘™™。这些是“经海”系列深海智能网箱™™,是亚洲最大的量产型深远海养殖平台™™。

一座座“蓝色粮仓”跃然海上™™,填补了我国在30米左右水深养殖水域的空白™™,也见证着海洋牧场建设从近海走向深远海的“长岛速度”™™。

回首长岛几十年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以栉孔扇贝为主的海水养殖成就了长岛“海中捞金”的辉煌™™,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全省第一个“小康县”™™。但多年后™™,由于海洋环境恶化、养殖密度过高等多种原因™™,扇贝连续多年大面积死亡™™,养殖产业呈塌方式萎缩™™。

为解决人海之间不断加深的供给矛盾™™,长岛开始加快推动现代渔业由近岸养殖向深远海拓展、传统模式向现代转型、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升级™™。近年来™™,长岛把碳汇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全产业链提升™™,坚定不移扩绿、增长™™。

2012年™™,长岛正式启动海洋牧场建设™™,明确将海洋牧场作为生态渔业新的增长点来培植™™,“渔业碳汇”不断增长™™。长岛海洋经济促进中心宋祖德介绍™™,通过人工鱼礁投放、藻礁与藻场建设、增殖放流等技术手段™™,利用海洋中天然饵料进行海产品培育™™,实现了对生物资源的养护和补充™™,有效降低了投入品对海域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利用海洋牧场中的藻类、贝类等养殖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大量滤食浮游植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捕捞和收获把这些碳移出水体™™,促进了二氧化碳的减排™™。”宋祖德说™™。

以长岛东源海洋牧场为例™™,2015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技术支持下™™,确立了“固藻集鱼”的模式™™,在水域上层进行贝类和藻类的筏式间养™™,中层通过投放人工鱼礁进行聚鱼、修复鱼类资源™™,底层底播各类海珍品™™,形成一个有多种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海洋牧场™™。

目前™™,长岛共获批14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占全市总量31%™™,“鱼一贝一藻、鲍一海带”和“鲍一海带一刺参”立体化多层次养殖模式全面推广™™,藻类(以海带为主)养殖面积2万亩™™,天然海藻场约0™™.6万亩™™,贝类养殖面积20万亩™™。

在海水养殖适宜性评价结果基础上™™,用海水养殖适宜区依次扣除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高的海域、海域使用权属空间等™™,最终估算海水养殖潜力约171万亩™™,渔业碳汇储量超过60万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岛纳入市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编制《长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开发GEP核算线上数据采集系统™™,已完成部分指标价值核算™™。

降碳减排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长岛积极开展蓝碳经济创新实践™™,推出了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全省首笔“海洋牧场物联网贷”和全市首笔“海带碳汇贷”™™,在蓝碳应用实践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长岛方案”™™。

低碳生活

树立绿色生活方式

细心的长岛人能发现™™,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多了许多“绿色方案”——

看交通出行: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新能源化”™™,居民免费乘坐™™,年减少使用燃油500吨™™,减排二氧化碳1300吨、二氧化硫5吨、氮氧化物4™™.3吨™™;

看垃圾投放:因地制宜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垃圾分类的生态新理念在全区得到普遍认同™™,参与率达100%™™;

看冬季取暖:采用闭式空气热源塔和空气源热泵技术™™,推进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建设™™,实现城区清洁能源供暖全覆盖™™,让海岛的冬季不再烟雾缭绕……

从出行到取暖™™,从垃圾投放到污水排放™™,长岛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绿色™™,越来越低碳™™。

近年来™™,长岛全面推进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让群众在充分享受低碳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让绿色生活的风尚走入千家万户™™。

“7个全域”显担当™™。如今™™,长岛已实现岛外车辆“禁入”和岛内车辆“控牌”全域管控、新能源旅游公交体系全域运行、烟花爆竹全域禁放、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替代、生活垃圾分类全域推行、污水处理全域覆盖™™,启动了全域燃油出租车电动化替代™™。

巩固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成果™™,巩固提升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巩固提升低碳交通建设成果™™,巩固提升无废海岛工程™™,巩固提升低碳生活推广成果……长岛将聚焦绿色低碳™™,以“五个巩固提升”™™,加速夯实长岛低碳转型成果™™。

下一步™™,长岛将开展负碳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加强低碳生活方式宣传教育™™,提高垃圾污水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水平™™,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排放量3358吨CO2当量™™,清除量5397吨CO2当量™™,总排放量-2039吨CO2当量——去年™™,大黑山岛正式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权威认证™™,成为烟台地区首个获得权威认证的负碳区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延伸推广大黑山岛负碳试点经验™™,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实施零碳认证™™,探索打造零碳旅游景区、研发低碳生态产品、构筑蓝碳金融体系、实施绿色低碳项目™™,以点带面、多管齐下™™,逐步实现有居民岛全域零负碳™™,有序推进长岛国际零碳生态岛建设™™。”长岛综合试验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聂英杰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多的信息™™,了解一下 【尊龙ag旗舰厅官网】